Skip to 中国论坛:文明间对话 Full Site Menu Skip to main content
2021年4月16日

中国人文教育的新道路

Showing the 中国人文教育的新道路 Video

在过去的二十年中,中国大学博采众长,吸取借鉴了儒家传统和世界各地现有的通识教育模式,在加强人文教育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努力。本期中国文明对话论坛邀请到数位领域专家,就三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:是什么解释了人文教育在中国的复兴?它的主要轮廓和变化形式是什么?它与中国所面临的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挑战有没有、有怎样的关系?

由乔治城大学和《公教文明》(LaCiviltàCattolica)合作举办的中国论坛,汇聚中西方学者和公众人物,共同讨论在文化、伦理和全球社会交汇处的共同挑战。通过学术研讨会,公共活动和在线平台,中国论坛聚焦三个主题:全球生态危机,全球化时代的人文教育以及人工智能伦理。

本期活动恰逢《公教文明》中文版发行一周年。

参加者

魏明德

Benoît Vermander

魏明德 (Benoit Vermander),法国人,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、博导、复旦利徐学社主任。他广泛出版了有关中国宗教和东亚宗教间相遇的文章。主要著作:《Shanghai Sacred》(2018),《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》(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),《夜光·艺术、哲学、生命》[魏明德与李爽] (上海文艺出版社,2019),等。

Kathryn Temple

Kathryn Temple

Kathryn Temple 是乔治城大学英语系教授。她的研究专长包括法律和人文科学。她的出版物包括《爱的正义:威廉·布莱克斯通时代英格兰的法律情感》(2019年)和合著的《法律与情感研究手册》(2021年)。她的人文宣传教育活动包括与退伍军人和囚犯的互动

项舒晨

Shuchen Xiang

项舒晨,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系和外国哲学研究所助理教授。出生于中国,7岁移民英国,后在剑桥大学获得本科学士学位。随后在英国、美国和德国的不同院校继续她的学业。最终在柏林洪堡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。

Tongdong Bai

Tongdong Bai

白彤东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、上海高校特聘教授(东方学者),纽约大学法学院海外(上海)项目教授。他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哲学和政治哲学。代表作包括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Kingdom (Zed Books, 2012年), 和 Against Political Equality: The Confucian Case (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, 2019年)。白教授还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英文硕士项目主任。该项目旨在促进中国哲学在世界的传播。

贝淡宁

Daniel A. Bell

贝淡宁(Daniel Bell是山东大学(青岛)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。他的著作包括《正义等级制度:为什么社会等级制度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如此重要》(2020年,与王培合著),《中国模式》(2015年),《中国新儒家思想》(2010年),《超越自由民主》(2006年), 《东方遇见西方》(2000年)和《城市的精神》(2011年,与Avner de-Shalit合著)。

Thomas Banchoff

Thomas Banchoff

Thomas Banchoff是乔治城大学全球事务副校长,也是政府学系和沃尔什外交学院的教授。他是乔治城大学伯克利宗教、和平与世界事务中心高级研究员,并于2006年至2017年担任该中心的创始主任。他的学术研究主要聚焦世界政治中的道德和宗教问题。他毕业于耶鲁大学,并分别于波恩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。